马科芝,贵州江西煤矿总工程师。自任职以来,他始终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技术指导生产、技术服务于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以身作则,砥砺前行,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
他认为,安全始终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技术超前管理,才能实现矿井瓦斯有效治理。在他的努力下,井下抽采钻孔实现气水分离,彻底解决了抽采管路积水多、影响抽采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自制研发了积水钻孔吹水装置、防喷除尘装置,解决了钻孔积水问题,降低了打钻过程中喷孔或瓦斯涌出异常造成超限事故。2024年,矿井瓦斯超限次数明显下降。据资料显示,织金县2024年矿井平均瓦斯超限次数为2.34次/年,而江西煤矿只有1次瓦斯超限。他认为,矿井虽在瓦斯治理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比起先进矿井仍有一定的差距,只有迎头赶上,才能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
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空区始终处于“氧化带”,防灭火工作形势异常严峻,他通过减少采空区漏风、工作面减少两端的通风压力、采空区喷洒阻化剂及开放式间歇式注氮等综合防灭火措施,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为矿井多出了煤炭。为优化通风系统,他对回风巷等巷道进行优化封闭,提高矿井有效风量,以满足矿井布置“一面六掘进工作面”生产需要。同时,落实“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举措,做到瓦斯治理确保达标,且不影响掘进进尺。
他坚持技术提前规划,做到技术超前预防,将矿井以后一个时期出现的各种风险,甚至出现的隐患全部纳入技术管理中去。通过提前预知、提前制定措施,充分发挥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指导生产,技术服务于生产的核心优势,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真正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他加强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根据M18、M21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锚杆满足不了支护要求的实际,他不断优化支护设计,采用了锚(网)索+钢带协同支护方式,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实现了巷道“零维修”。
他研究支护强度问题,确保支护强度满足巷道支护要求。2024年,他强化技术创新,为矿井方方面面的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他加强技术团队建设,2024年,矿井新晋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3人。他要求技术人员要有质的飞跃,由熟悉业务向精通业务转型。熟悉业务只知道这么干,而精通业务不但知道这么干,还要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实现超前预防。因此,他下大力气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成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技术团队整体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作为技术团队领头人,他认识到培养新人迫在眉睫,因此对新人采取学习、考试、实践及工资挂钩等办法进行培养,提升新人业务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身潜力,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他积极传播正能量,做到工作、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反省自己,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通过学习《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他将不断加强个人心灵品质建设,促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江西煤矿安全生产和任务完成,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