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创公司 崔兴太:
两种容易让人误解的普遍现象:““好人”没有善报,“恶人”没有恶报”和“坏人没有恶报,好人没有善报”进一步阐明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运行规律的深奥无比、绝妙无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运行规律真实体现。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他强调的是:人们的善行最终会得到好的回报,而恶行则会招致恶果。
在现实生活中,行善不仅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的心灵的滋养。每一次善举都可能成为自我提升的机会,帮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人。做好事可能会立即或在未来得到正面的回报,而做坏事则可能导致负面的后果。有时候,善行或恶行的结果并不会立即显现,而是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一个乐于行善的人,通过行善来提升心灵品质。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道德准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善行、义举,积极传播正能量,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和带动身边的人多做善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同时,也应该学会宽容和包容他人的过错,以善良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作为鲁中能源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善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同时,也应该学会感恩,感恩企业、回馈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鲁创公司 丁晓峰:
“有怎样的行为作用,就有怎样的反作用”,这一原理深刻揭示了因果的紧密关联。如同播下种子便会收获果实,我们日常的每一个举动、每一次选择,都在为未来的自己埋下伏笔。能人建设心灵品质,终能成就君子人生;青少年追随圣贤,方能种下成圣贤之因。我们想要收获美好的人生果实,就要从当下开始,种下积极正向的行为之因。
行为作用的主体与对象不同,反作用亦不同。士人与圣人、庸人与罪人,他们行为作用产生的影响与反作用天差地别。心灵品质越高,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可能越大,自身所获善果也越丰厚。同时,对不同人、事、物的行为作用,反作用也各异。众多行为作用累积会产生反作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古老的智慧箴言在书中得到现代阐释。积善之人秉持善念行事,日积月累,终能收获幸福与成功。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以积极、良善的行为作用,去追求正向的反作用。从日常小事做起,不断提升心灵品质,在利益他人与社会的过程中,探寻人生的真谛与价值,成就更好的自己。
鲁创公司 丁光亮:
通过不断的学习《文化自信民族复兴》,深刻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人的心灵品质与道德境界被分为不同层次,如士人、能人、贤人、君子、圣人等。不同层面的心灵品质建设,决定了人所处的道德境界和精神高度。由于心灵品质程度不同,则宝藏开发所体现的智慧程度就不同,以此充分说明我们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心灵品质提升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心灵宝藏开发程度的高低。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从“士人”、“能人”走向君子层面,不仅追求努力工作回报企业,更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培养“君子”人格,而非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方法就是每日自省,做到“日行一善”逐步超越个人的本能欲望,向更高境界迈进。心灵品质的层次决定人格境界,而人格境界又影响人生成就与社会贡献。无论起点如何,只要坚定相信,持续修炼,皆可向“圣贤”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