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专题教育
文化生活
 
【学讲用】贵州王家寨煤矿学习《鲁中力量》《心语心声心愿》感悟摘编

 

发布日期:[2025/9/12 9:14:25]   信息来源:

 
  

赵霞


手中抚摸着散发墨香气的两本书《鲁中力量》和《心语心声心愿》,看着书中或熟悉或陌生的先模名字和他们的事迹,不由感慨万千,我们鲁中之所以历尽千帆仍然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有这些奋勇争先、奋发进取、奋斗不息的先模典型为我们做表率。
《鲁中力量》里的先模们,总让我想起井下的液压支架,看似沉默,却撑得起千钧重量。他们中有人每天蹲现场,想办法、定措施;有人精益求精,公而忘私;有人在真盯豁,永拼靠。这般迎难而上的勇气,让我读懂“鲁中品德”从不是口号,“五讲五做五禁止” 是行走的规矩,“十心十力"”是处世的筋骨,而先模们早已把这些熔铸成了举手投足的本能。
这些煤矿深处的故事,揭开了国学经典的神秘面纱。原来《弟子规》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恪守孝道、尊崇礼仪、诚信待人,也教会我们如何自觉地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文化自信民族复兴》里的宏大愿景,也在每米推进的巷道、每次零事故的交接班、每回师徒相授的话语中,成为了可触可感的模样。《心语心声心愿》让我了解了同事们的学习收获,他们在家庭、工作中的具体践行也启发着我。在分享国学感悟的字迹里,有母亲读《弟子规》时给孩子讲的 “父母呼,应勿缓”,有丈夫践行 “言语忍,忿自泯”后与同事重归于好的释然,更有矿工在班前会上说的 “事勿忙,忙多错”。原来国学经典从不是纸堆里的文字游戏,而是流淌在生活里的智慧。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国学经典的“学其文、悟其理、践其行”。“学其文”时,《弟子规》教我们的何止是孝道礼仪,“冠必正,纽必结”是安全帽的正确佩戴方式,“事非宜,勿轻诺”是安全生产的底线思维。《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并非空谈,身体力行见真章,在井下成了“规程记心上,操作不违章”的实在行动。“悟其理”后才懂,这些古老文字早为我们备好了解决现代难题的药方。而“践其行”的过程,正是让经典活起来的法宝。当年轻矿工给老师傅递上防滑手套时念起“长者先,幼者后”,当班组会上用“见人善,即思齐”互评互促时,国学便成了看得见的生产力、摸得着的凝聚力。读完两本书,忽然明白,所谓《鲁中力量》,是千万人把心愿酿成了行动;所谓《心语心声心愿》,是每个人在经典里找到了力量。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接过先模递来的接力棒,让“鲁中品德”在手中发烫,让国学智慧在脚下生花。毕竟,最好的传承,从来都是活成他们的样子。


邹斌

读《鲁中力量》和《心语心声心愿》这两本书,让我对鲁中精神有了更为深刻且具体的体会,字里行间的力量不断触动着我。
《鲁中力量》中,各岗位先模和团队的奋斗故事格外动人。煤矿工人不畏井下作业辛苦,日复一日坚守岗位,保障着煤炭的稳定产出;销售精英们穿梭于不同城市,用真诚与智慧敲开一个个市场的大门。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责任担当、爱岗敬业与开拓创新,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在我工作遇到困惑时照亮前路,时刻指引我在岗位上积极进取,不敢有丝毫懈怠。
《心语心声心愿》则处处透着国学智慧的光芒。同事们分享的国学学习感悟,让我对品德修养、孝亲友爱这些传统美德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识。国学所倡导的“自省”,让我养成了定期反思的习惯,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不足时能及时调整改进。“利他”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我,在工作中,我会更主动地换位思考,尽力为同事提供帮助,自身的精神境界得到了一定提升,也使我在浮躁的环境中能够沉淀内心,不断专注于建设心灵品质。
在读书中,我感受到集团一路走来,众多优秀的干部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积极、务实的行动不断推动着企业向前迈进。通过学习国学、践行国学,建设良好的心灵品质,把这种宝贵的精神特质转化为工作动力。先模典型凭借一颗纯粹的心、一股不服输的劲,不懈拼搏奋斗,创造出骄人成绩。这形成了一种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企业为员工提供成长的土壤,员工则用奋斗回馈企业,凝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于我而言,这两本书就是宝贵的行动指南。在日常工作中,我会以《鲁中力量》中的先模为标杆,遇到难题不退缩,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我也会用《心语心声心愿》中的国学智慧滋养心灵,在团队合作中践行“利他”精神,促进团队的和谐与进步。我愿意把从书中汲取的力量传递给身边的同事,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与企业共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鲁中能源集团  地址:山东省肥城市  电话:0538—3131041  传真:0538-3131355      鲁ICP备14016189号-2 管理入口  访问量:1631535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