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军
“明心”,首先是对人生两大真相的体证。我们心中本有无尽宝藏,却因贪欲蒙蔽,在追逐物质的道路上狂奔,错把财富、名利当作填充内心的良方。殊不知,外在的有限永远无法满足内心的无限,贪欲如饮鸩止渴,让人在损人不利己的循环里,既伤害他人,更困锁自身。而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相,也常因“不明”被忽视。“不明”是认知的迷雾,是固执己见、墨守成规,让人用旧有思维应对新的世界,在局限中迷失,做出短视的选择。“明心”是一场持久的修行。要深入明白、体证人生两大真相,更要持续去除心上的不明。这意味着我们要敢于剖析内心,像剥洋葱般,一层层减轻对人生真相的误解。当我们以更高层面的正知正见主宰起心动念,那些贪欲等不好的念头便会逐渐消散,意识、语言、身行也会随之升华,真正地去利益自己、他人与社会。
喻支慧
有什么样的行为作用就有怎样的反作用,生活中,我们常会困惑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何有时看似失灵。其实,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早已揭示答案:世间万物运行皆有规律,每个行为都会引发相应的反作用,而这一切的根源,始终在我们自己心中。行为作用的作用处,正是心、道、德、事的用功处。心是根本,道是心的呈现,德是道的体现,事是德的载体。若在事上盲目用功却忽略心性修养,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收获持久的善果。正如润泽园学习中强调的:“你决定行为作用,规律决定反作用。”人之所以能“改命”,正是因为可以通过调整心念来改变行为方向;而“天转运”的本质,不过是规律对持续行为的必然回应。这意味着,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根源都在自身;人生唯一的变量,始终是自己的起心动念与行为选择。
李鹏
在工作中,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运行规律清晰可寻。每一项工作目标的推进,每一次与同事的协作,都是行为作用的展现。当我秉持积极负责的态度,用心打磨工作细节,主动帮助同事解决难题,这些正向的行为作用,在因缘具足时,会带来积极的反作用。比如,热心协助同事,营造出良好的团队氛围,后续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同事们的全力支持。反之,如果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负面行为作用产生的反作用,会让工作陷入被动,团队凝聚力受损。同时,“心上的行为作用,是道上、德上、事上的行为作用的根源”,这让我明白,要从“心”出发规范行为。当以敬业、担当之心对待工作,行为自然会符合职业道德与工作制度,推动事业向好发展。
宋寰宇
行为的反作用并非总是线性或即时的。有时,善行未必立刻得到回报,恶行也可能暂时逃脱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律失效。就像播种与收获之间需要时间的沉淀,行为的反馈同样需要合适的条件才能显现。因此,人不能因一时未见结果就否定行为的意义,也不能因短期得利而忽视长期代价。更重要的是,行为的反作用提醒我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投掷”,而世界终将以某种形式将它的轨迹反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