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专题教育
工作动态
 
形势任务学习教育活动简报(第九期)

 

发布日期:[2012/9/17 11:23:02]   信息来源:

 
  

形势任务学习教育活动简报

第九期
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                          2012年9月17日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宣传提纲

    为推进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施方案的落实,便于各子分公司、各部室。各单位做好政策宣传和解惑释疑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使集团公司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经集团公司研究,特制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宣传提纲》。
    一、这次集团公司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和意义 
    1、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建立民营企业机制体制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的价值趋向,就是追求企业生存、发展、效益。民营企业的行为标准就是按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效益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制三年来,集团通过实行内部重组整合、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等举措,使集团人力资源不断得到优化。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行人力资源配置已不能满足企业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通过对标同行业人力资源配置,我们在人力资源配置思想观念、配置制度方面还比较落后,公司管理人员、辅助工、地面从业人员比例高,生产一线直接工比例低,合同外的临时用工和部分退休返聘人员使用较多,工作业务流程相近、完全可以兼容的岗位改革举措不大,人力资源内部挖潜的空间比较大。特别是与先进的民营企业相比,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国有企业的老习惯、老模式、老做法,在部分员工头脑中仍然存在“进了企业门,就是企业的人”、争着做机关、讲体面、图舒适等落后思想,尤其是在人工效率上,我们还达不到先进企业的三分之一,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集团的后劲发展,亟待加以解决。 
   2、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应对严冬、降本提效的必要措施。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结束十年牛市,跌入低谷,这种异常困难的局面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目标,无论是大集团,还是小煤矿,各个企业都在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抵御这场“寒冬”。作为我们集团公司,老区产量逐年递减,煤质下滑,采场条件越来越差,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保持目前盈利水平困难很大。新区建设已经到了投产攻坚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集团资金维系困难。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生存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不改革企业就会死路一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时机已经成熟,也势在必行。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打造人力资源竞争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个人贡献相挂钩的分配机制,持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3、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集团人力资源正向有序流动的迫切需要。今年集团公司作出了工作着重点向贵州新区转移的决定,贵州新区是集团发展的希望,成败的关键,也是集团人力资源的重要流向。随着集团工作重心向贵州新区逐步转移,公司现有人力资源面临着在新、老区之间大量流动、重新配置,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以保证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有序转移迫在眉睫。特别是今明两年,随着江西、实兴、贵平等煤矿的陆续投产,急需大批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操作人才。老区作为贵州鲁中矿业公司人力资源的培训基地、输出基地,一方面直接从事井下采掘生产的人员十分紧张,一方面机关地面辅助岗位人员却比较富余,部分单位还存在非合同用工、临时性用工等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强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各单位、各岗位进行重新定编定员、劳动组织整顿,优化出大量的富余人员,有序向贵州新区输送,保证新区建设所需。 
   4、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激发内在活力,员工重塑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压缩管服队伍,减少返聘、临时性、非合同性用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同时,通过岗位调整、动态管理,也能够给员工搭建重塑个人职业生涯的平台,使员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调动起干事创业、忠诚敬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人生价值。
    二、这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2】34号文《关于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的意见》和【2012】56号文《关于困难形势下突出生产经营中心地位推进集团改革发展的意见》,突出瘦身、转移、优化三个重点,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大力推行设岗不设人、双向选择、岗位聘人、人选岗位、动态管理、末位淘汰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科学合理、精简高效、一职多能、人尽其才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实现“人人有岗位、个个有作为”、“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推进集团人力资源正向有序流动。
    三、这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
    工作重点:
    一是这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所涉及的主要单位是新查庄矿业公司部分井下区队的地面岗点、总部部室和地面各子分公司。
    二是优化的重点对象是清理合同外的临时用工和部分退休返聘的员工。
    三是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在编人员人人有安置、人人有岗位。
    主要内容:
    1、瘦身。通过人力资源优化,推进企业瘦身、机关瘦身、管服队伍瘦身,使集团轻装上阵、阔步前行。企业瘦身,就是要加快母子公司体制建设,进一步明确集团公司总部的定位,向决策中心、规划中心、投资中心、考核中心、利润中心的角色转变,重点搞好形势研判、规划发展、管理控制、资本运作、预测决策、资源配置、业绩考核等。要按照“四自”要求,逐步落实强化各子分公司职能,培育内部市场主体加强企业组织创新,将过去对人负责的组织体系转变为对事负责的组织体系,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项职责,构建科学合理的运作程序。机关瘦身,就是要转变机关职能定位,压缩机关人员编制,克服过去机关过于臃肿、队伍过于庞大,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等问题,真正把机关建设为集团的首脑,基层的服务窗口。管服队伍瘦身,就是要大力压缩辅助和地面管理、服务人员,引导全体员工树立“以为企业赚钱增效为荣、以贪图享受不作为为耻”的思想,在企业新的体制下,解放思想,更观信念,找到个人发展目标,重塑个人职业生涯。
    2、转移。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老区向新区转移、机关向一线转移、井上向井下转移。这是集团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流向。老区向新区转移,就是要将工作着重点转向贵州新区,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智慧,按照贵州新区的建设目标、经营目标和发展目标,推动集团对贵州新区的有力管控。为推进这一措施,集团公司已经在领导力量、人员流动、资源配置和政策方向上向贵州倾斜,下一步贵州所需人力资源优先由老区人员轮岗解决。机关向一线转移,就是根据集团发展,对机关部室业务进行整合,大力压缩机关编制,对岗位富余人员充实到基层生产一线。井上向井下转移,就是要进一步突出生产经营的中心地位,优化劳动资源配置,把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放在矿井建设和生产组织上,力争多出煤、多创效。
    3、优化。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部门重组、岗位整合、人员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发挥人员的最大潜能。要认识到,集团公司这次人力资源优化,不是以减人为目标,而是通过优化,充分激发人的活力、挖掘人的潜力,把合适的人才并配备到合理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贡献。 
    四、具体要求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经历了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集思广益、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反复征求各方意见、深入实际调研论证而形成的科学合理的方案。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学习形式,贯彻落实好方案。要进一步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和改革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提高对加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工作要求上来。 
  2、加强领导,严密组织。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是一项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政治任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抓好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讲大局、讲纪律、讲原则,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工作执行力,盯上、靠上做好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程序,细化方案,分解落实,确保工作环环相扣,不折不扣,不出纰漏,不出差错。 
   3、严明纪律,服从大局。各单位要严明纪律,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优化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不得上下推诿,不得讨价还价,确保政令畅通。要坚持小局服从大局,自觉维护集团利益,做到不利于大局的话不说,不利于大局的事不做,特别是要注重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解惑释疑,保证每名员工心平气顺地参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在此期间,凡不服从集团统一分配的员工,一律进入集团公司劳动力市场待岗。凡是出现稳定问题的单位,一律从严追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鲁中能源集团  地址:山东省肥城市  电话:0538—3131041  传真:0538-3131355      鲁ICP备14016189号-2 管理入口  访问量:16302633 次